2025年11月4日下午,贵州大学杜滨教授应邀为pc28预测
研究生、本科生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出路》专题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师生反响热烈。

杜滨教授首先从宏观政策背景切入,指出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援引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强调报告将数字化转型明确纳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等具体要求,凸显其对企业构建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作用。
在系统分析转型困境时,杜滨教授结合埃森哲最新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多数制造企业的转型成效尚未达到预期。深入剖析了三大核心困境:一是制造企业重资产属性显著,原有生产体系与组织能力难以适配数字技术对全流程的颠覆性变革需求;二是企业普遍存在认知偏差,将数字化转型简单等同于信息化升级,交由IT部门主导推进,最终仅实现局部技术优化,未能触及业务模式重构;三是面临“能力、合作、治理”三大悖论,即现有能力与数字化能力存在结构性冲突、部门间协作壁垒难以突破、传统IT治理架构无法满足敏捷迭代需求。
针对上述痛点,杜滨教授提出了基于组织双元理论的创新解决方案。强调应构建“双元智能治理结构”,通过设立首席数字官、建立跨职能协作机制等举措,实现传统系统稳定管理与创新业务敏捷推进的动态平衡,最终达成“探索新知识”与“利用现有资源”的协同发展。
在案例解析环节,杜滨教授以友达苏州的转型实践为样本进行深入讲解。该企业自2017年启动转型,突破“IT部门主导”的传统模式,确立业务部门为核心推进主体,推行“人人都是开发者”理念,通过全员低代码开发培训等创新举措,最终实现管理效率提升30%、设备互联率超90%、单位能耗降低50%的显著成效,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讲座内容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大家表示,杜滨教授将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既系统解析了转型困境的深层机理,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破局思路,帮助大家建立了政策、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有机连接。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双元治理结构在中小企业的适用性”“低代码开发对组织能力的重塑”等问题与杜滨教授展开热烈讨论。杜滨教授结合不同行业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建议。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逻辑严密,既有理论前瞻性,又紧扣实践前沿,不仅拓展了研究生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边界,更强化了同学们将宏观政策、学术理论与产业现实相衔接的综合研究能力,为后续开展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